科技部——BIM带来建筑产业革命
开局:BIM写进行业发展规划
现代化、工业化、信息化是我国建筑业发展的三个方向,预计BIM将成为中国建筑业信息化未来十年的主旋律。现如今,BIM已被明确写入建筑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究竟BIM的发展现状如何,存在着哪些问题,探寻信息化先进技术的迫切心情影响着广大的建筑业从业者。2012年3月,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司组织,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中国建筑业协会工程建设质量管理分会等实施的《勘察设计和施工BIM技术发展对策研究》课题启动,以期探讨施工领域BIM发展现状、分析BIM技术的价值及其对建筑业产业技术升级的意义,为制定我国勘察设计与施工领域BIM技术发展对策提供帮助。
现状:应用水平和推广力度还需提高
调查显示,目前,国内施工领域使用的BIM软件大都停留在解决单项技术问题层面,缺少支持项目级和企业级管理提升所需要的BIM软件。总体来说,目前BIM设计使用的软件多,施工使用的软件少;建模软件多,模型应用和集成管理软件少。施工企业BIM应用停留在施工投标阶段的多,深度解决技术问题的少;利用模型进行可视化应用的多,利用信息进行深入应用的少;施工技术应用多,企业管理、项目管理应用少。受现行工程建设法律法规及施工合同的制约,施工阶段使用设计阶段BIM成果还缺少相应方法和保障。此外,硬件如计算机配置能力的不足影响了BIM实际应用的成果。
由于目前工程发包、承包方式影响BIM价值实现,施工图滞后导致BIM的预测预防功能不能充分发挥,相关标准、专业人才的缺乏等严重制约着当前BIM的发展。
实践:从设计逐步转向全生命周期
可喜的是,在BIM应用方面,一些建筑企业进行了有益的实践。提到BIM就不能不说上海中心大厦工程。由于将BIM完整地引入到设计、施工与管理的全过程,该项目被业界称为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项目。上海中心大厦存在参与方众多、分支系统复杂、信息量大、有效传递困难、成本控制难度大等问题。项目从全寿命周期角度出发,以BIM技术为手段,应用相关BIM软件建立模型,并在三维环境里完成对项目的修改和深化设计,针对项目的设计、施工以及运营的全过程,有效地控制工程信息的采集、加工、存储和交流,从而帮助项目最高决策者进行合理的协调、规划和控制。未来的运营、使用、维修和更新等方面的问题,都己经通过BIM进行了充分的考虑和论证。
我国拥有全球最大的工程建设规模,积极地探索和实践具有我国工程建设行业特色的BIM理论、制度和发展道路意义重大。如何正确认识、有效应用BIM并全过程、多功能提升BIM综合应用绩效,这一课题摆在广大建筑从业者的面前,其如何应对市场、更好发展,对我国工程建设行业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提出了新的要求。未来,BIM的推广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转载自:中国建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