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部——聚氨酯走进绿色建筑时代
“聚氨酯是建筑节能最优良的材料,但人们对其的认知程度非常有限。火灾事故的发生、政策标准的不完善、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对聚氨酯保温材料不了解、低价假冒伪劣产品充斥市场,这些因素导致相关政府部门和老百姓对聚氨酯还存在很大的误解,阻碍了聚氨酯保温材料的良性发展。”在5月17日于吉林省吉林市召开的“中国聚氨酯外墙保温应用推广会”上,中国聚氨酯工业协会理事长李志强说到。
为推动聚氨酯保温材料的应用,推动建筑节能,让政府、开发商、设计单位、施工企业、百姓更好地了解聚氨酯保温材料产品及其特性,中国聚氨酯工业协会与吉林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吉林化学工业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共同主办,山东联创节能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协办了这次推广会。会上,行业专家、协会领导与企业代表围绕建筑保温材料的产业政策、存在的问题,聚氨酯保温材料的优势、特性、技术和市场等内容,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为与会人员展现了聚氨酯在建筑节能领域的现状和未来。
聚氨酯性能优越迎来发展机遇
当前,我国建筑外墙保温材料种类多,包括岩棉、玻璃棉、泡沫陶瓷、泡沫玻璃等。外保温系统技术包括外保温隔热技术、内保温隔热技术、夹芯保温技术、装饰保温技术、结构保温一体化墙体、保温装饰幕墙技术等多种。
其中,聚氨酯因其具有导热系数低、保温性能好、防潮、防水、耐老化、耐温、不熔化等特性,同时,具有容重轻、可减少制成品的自重量,切割精度高、制成品表面平整度有保证,在高温下不会产生有害气体等优点。在阻燃性能方面,聚氨酯属于热固性保温材料,可达到复合A级的阻燃性能,燃烧时不具备火焰传播性、不会发生熔滴现象,表面会碳化结焦,离火自息,可避免引燃其他易燃物。由于具备多重优点,聚氨酯保温材料也被称为第三代新型保温材料。
据测算,4厘米厚的聚氨酯保温材料的隔热效果相当于1.7米厚的普通红砖,保温效果是传统岩棉的2~3倍,是聚苯板的2倍。根据欧洲聚氨酯协会综合节能数据模型测算,每立方米聚氨酯能减少200升/年采暖的油耗、减少570公斤的二氧化碳的排放。欧美等发达国家在建筑节能领域70%以上采用聚硬泡,而我国使用尚不足10%。
三分材料七分管理施工环节非常重要
“聚氨酯保温材料要想很好地为绿色建筑服务,必须三分材料、七分施工。这是保温行业的共识。施工环节非常重要。每一个工地都必须做好技术交底。”韦华说。
李建波指出,建筑保温材料发生火灾多数与违规操作、监管不到位有关。
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统计,我国建筑节能火灾约90%发生在施工过程中。公安部消防局和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都认识到加强建筑保温施工过程中的防火安全更加重要。为加强保温材料施工阶段的管理,2011年8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了《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
杨西伟认为,应当对施工单位、设计单位进行专项培训,建筑的外墙外保温体系应当进行专项设计、专业施工。设计师、施工人员要学习和了解外保温技术,并在恰当的时候推出设计、施工专业资质管理。
韦华认为,应当加强市场监管,保证国家政策能在地方真正“落地”;严格行业进入机制,要对主体资格审查,并跟踪考核;强化监督,政府相关部门加大抽检、复检,建立企业诚信档案,还要发挥协会的作用,加强行业自律。
近年来,建筑节能工作通过新建建筑节能、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可再生能源建筑规范应用、公共建筑节能、推广绿色建筑全面展开。墙体节能产品,特别是高效的外保温产品是实现节能目标的重要支撑。这也为聚氨酯保温材料的应用带来了广阔的市场前景。
“预计未来3~5年,聚氨酯保温材料在建筑领域应用的比例将达到30%~40%,甚至达到50%,新的材料和系统将不断出现。协会将搭建平台,让老姓认识了解聚氨酯,提高聚氨酯保温材料的市场认可度,进一步推动工程应用,促进建筑节能。”中国聚氨酯工业协会秘书长朱长春表示。(转载自:中国建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