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部——QC创新:于细微处显真章

2013-08-20 bgs 1732

 

    QC小组活动是企业一项基础性的管理工作,是企业持续改进、不断完善、不断自我超越与创新的有效手段,是企业提高市场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如何开展QC小组创优?近日,中建保华公司汉国城市商业中心项目三项QC成果获2013年度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全国工程建设质量管理小组代表会议一等奖。自开展QC活动以来,该项目6项QC成果在2013年共获得市级以上奖项25个,其中一等奖就多达17项,真可谓“战果累累”。究其创优秘诀,“注重细节”四个字是关键。

选题从

    汉国项目的QC创优工作从选题开始就颇下了番功夫。QC选题除了要切合实际并有创新点之外,还要具体、有针对性,过于笼统和宽泛的题目都不利于成果参评。汉国项目作为超高层工程,施工技术难度大,为该项目QC小组选题提供了有利条件。

    汉国项目共组建了6个QC小组。由于该工程地下5层至地上46层墙柱都要求采用C80大体积高强混凝土,深圳暑期施工时入模温度很难达到“不应高于35℃”的规范要求,“8小时之外”QC小组就以《C80大体积高强混凝土夏季施工入模温度控制》为题展开研究,因为C80混凝土流动性和黏性大、气泡含量多、养护困难等特征难以保证大截面混凝土柱成型质量。“飞跃”QC小组选择了《提高首层15米高大截面柱子混凝土成型质量》作为研究对象。鉴于该工程核心筒剪力墙存在钢结构施工与密集钢筋绑扎施工交叉作业、C80混凝土施工困难等因素,影响穿墙螺杆加固剪力墙模板施工工艺的正常实施。“巅峰”QC小组将《提高剪力墙螺杆孔成形质量》作为攻克目标。针对工程所在地质条件、地下水位等影响位于22.6米深基坑内的6根6.1米大直径人工挖孔桩施工质量的情况,“超越”QC小组将课题定位为《提高6.1米大直径人工挖孔桩施工质量》。而“联创”QC小组根据深基坑设计与施工情况复杂这一情况,确定了《复杂条件下深基坑支护设计与施工创新》的论题。“斐然”QC小组则将《地下室底板大体积混凝土冷缝控制》作为研究切入点。

    优秀的选题为项目创优奠定了基础。6个QC课题有相关性,但侧重点均不同,这让各小组之间能够实现资源共享,提高了信息利用率。

过程从

    确定了选题,就要着手开展研究工作。公司总工程师徐永东作为6个QC小组的组长,对研究成果进行全局把控,而每个课题的具体研究过程需要以副组长项目经理张海军为主的小组成员来完成。在现状调查、设定目标及可行性分析、原因分析、要因确认、制定对策、实施对策、效果检查、巩固措施等几个环节中,各小组成员都是细致入微,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的因素,每一项结论都经过缜密的试验核实,确保QC成果的合理性和准确性。

    以获得中国建筑业协会优秀质量管理小组一等奖的《C80大体积高强混凝土夏季施工入模温度控制》为例,在现状调查环节,小组成员进行了三类调查,分别对“浇筑混凝土的原材料不同时段的入机温度”、“混凝土浇筑时间在11 00 15 00之间的混凝土出厂温度、入泵温度、入模温度”以及“泵送温度”进行了多次抽样对比分析,每次调查均作了详细图表说明和数据统计,结果一目了然。在排除非要因和制定实施对策阶段,大量运用照片以及BIM等新技术制作的图表等形象表现方法,代替以往抽象文字表述是该课题的一个特色,也使得整个课题条理清晰、内容易懂。

参赛从

    QC成果评比与一般论文评比最大的区别在于它有发布的环节。发布水平的好坏,会直接影响最终的比赛结果。很多QC成果内容很优秀,但参赛单位不注意发布细节,最后导致分数较低,无缘奖项。

    汉国项目的QC小组把成果发布也当作重点攻克对象。在表现形式上,组员们也很注意,特别是《C80大体积高强混凝土夏季施工入模温度控制》的发布采用扮演唐僧及猪八戒的表演方式,配合服装、道具,一问一答,富有创新元素,又能步步紧扣主题,得到了专家、评委的一致好评。

正是由于做到了细节把控,汉国项目的6项QC成果才能从众多成果中脱颖而出,一路领先。

0755-82284876

工作时间: 周一8:30~周五17:30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