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四节一环保”到“花园式工地”

2014-12-02 bgs 1703

121日,中国建筑业协会绿色施工主题观摩走进鹏城,来自全国各省市300余名各施工领域的专家参观了由深圳分公司承建的腾讯滨海大厦施工现场。

与会专家观摩了项目绿色施工“四节一环保”、科技创新及标准化管理的具体实施和应用情况,并对该项目绿色施工成效给予充分肯定,认为该项目在绿色施工方面已经走在全国前列。

作为该项目施工总承包单位,分公司一直坚持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发展之路,将绿色施工贯穿于项目建设的每一个环节,开创性地提出了从“理念、措施、样板、创新、团队”五个方面齐抓共管,形成了绿色建造 “五位一体”新机制。

标准引领  推行“四节一环保”

所谓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境保护(简称“四节一环保”),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实现与自然和谐共生。对项目而言,绿色施工就是让工地越来越绿,让能耗越来越低。

项目管理过程中,分公司实施“2+2+1”样板引路制度(即工艺样板制作+交底,实体样板制作+交底,大面积实施),积极推广可视化交底,并通过样板的主观感受,潜移默化地强化项目管理人员和班组作业人员的绿色施工意识。

围绕通过“美国LEED金级认证、国家绿色建筑二星认证”等绿色建造目标,项目部将绿色施工纳入实施计划书,从策划到实施,全过程将绿色人文理念渗透到标准化管理。在施工现场,标准化在钢筋加工防护棚、木工加工棚、防护栏杆、电梯防护门、卸料平台、工地围墙、大门等得到广泛应用,有效提升了使用效率,重复使用率达到70%

项目还大力推广废物利用,变废为宝。现场产生的建筑垃圾及余料交由公司统一调度,把项目现场产生的废旧钢筋、模板及碎石等建筑废旧物资及垃圾运送至石岩标准化生产基地进行回收处理,废钢筋用于生产标准化水沟盖板、钢笆网等构件,短木枋用接长机接长再利用,混凝土碎料等经粉碎处理,生产透水砖、植草砖等。截至目前,施工过程中产生建筑废弃物总量约为3009吨,折合每万平米产生量为106.2吨,不到行业平均水平的1/2。而现场回收利用建筑废弃物总量约1926.5吨,回收利用率达到64.6%,比行业平均水平高出一倍。

科技助力  施工也能“高大上”

    项目部以科技创新为引擎,围绕施工难题、降本增效、绿色环保等主题开展技术攻关和创新活动,推动绿色建造各项措施落实,如BIM技术、钢桁架背楞铝合金模板施工技术、工具式边斜柱防护平台、核心筒自爬升防护平台施工技术、液压爬模顶升式混凝土布料机施工技术、核心筒自爬升应急通道技术、电梯井自爬升操作架施工技术、大型钢结构计算机控制液压同步提升综合施工技术及施工现场远程监控管理技术等创新技术11项,申请国家专利6项,累计应用了建筑业“十项新技术”中的10个大项、30个子项。

    针对项目施工场地狭小,工程师们在施工总平面管理上做起文章。他们利用BIM技术合理优化总平面布置,在办公区采用自行设计的多层轻钢结构办公楼,可多次重复使用;现场物料堆放区、生产加工区巧妙利用负一层、地下车道搭设施工平台等措施,提高空间利用率,实现了节地的目的。

“创新技术的采用有效减少了人力,既节能环保,又能降本增效,其中多项技术已申请国家专利”,项目经理朱早孙介绍。

项目应用液压爬模顶升式混凝土布料机施工技术,将布料机安装在核心筒液压爬模架体上,与爬模同步爬升,避免了相互影响,简化了核心筒施工工序,有效节约了施工工期。该技术的应用在国内尚属首例。

施工过程中,项目通过科技创新,不但实现了绿色施工,同时降低了施工成本,缩短了工期,预计能节约成本约2000万元,取得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双丰收”。

文化融入  打造花园式工地

说到工地,人们的印象总离不开“脏乱差”。然而,这里围墙内外整洁、干净、环保的视觉体验,为建筑工地贴上了新标签。项目也因此获评中国建筑业协会绿色施工主题观摩工地,鹏城尚属首次。

 “现场设置了高位循环水箱,雨水通过排水系统经沉淀处理后集中存放在水箱中,用于冲刷厕所、现场洒水控制扬尘及混凝土养护用水等”,项目总工程师程志军介绍。这一“水利工程”对节水、节能、保障现场洁净等方面起了关键作用。

通过封闭式门禁系统走进项目办公区,扑鼻的花香席卷而来,映入眼帘的池塘水榭让人仿佛置身园林之中。项目部还采用建筑垃圾全封闭管道输送、道路硬化及自动喷雾降尘系统等,实现全方位无死角抑制扬尘。

在项目生活区,绿色环保理念随处可见,如垃圾分类处理回收利用、绿色植物栽种等等,富有特色的卡通形象环保标牌为繁忙的生产平添了一抹“小清新”。项目党群组织还在员工中间开展绿色施工 “金点子”、降本增效合理化建议等征集活动,鼓励全员参与到绿色实践中来。(张卓)

0755-82284876

工作时间: 周一8:30~周五17:30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