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部——看纬度还是看温度 南方该不该供暖

2015-03-10 bgs 1608

我是一匹来自北方的狼,却害怕南方的冷。”“北方干冷,冷的是皮;南方湿冷,冷的是骨。互联网上,网友对南北方寒冬体验有此生动描述。

在中国版图中部,绵延2000多公里的秦岭淮河横贯东西、划分南北。此线以南,桔林经冬犹绿;此线以北,乔木秋末多凋。

上个世纪50年代,我国以秦岭淮河为界,划出了北方强制集中供暖区。一根根充满蒸气或热水的管道,给北方地区带来冬天的温暖。而这条弯曲的分界线,也将部分南方地区划入屋里屋外同凉热的寒冬。

南方该不该供暖?半个多世纪后的今天,该重新看待这个问题了。笔者近期沿秦岭淮河一线采访,深入陕西、安徽、江苏等地的城市和农村,得到了回答这个问题的新答案。

南方对暖气有需求吗

作为秦岭以南最北的南方城市之一,陕西省安康市冬天最大的特点就是潮湿阴冷。总有孩子忍不住喊,老师,手冻疼了,写不出字。我会和孩子们先做操,等身体热乎了再上课。安康市汉滨区红旗小学副校长龚传琴说,全校1700多名学生,冬季取暖只有靠孩子们硬扛

江苏省淮安市的一个下午,气温三四摄氏度,袁集乡中心小学学生郑宇在操场上和同学们一起做足球操,虽然穿了一件秋衣、两件毛衣和两件外套,他的小脸仍然冻得红扑扑。

运动取暖、提供开水、用窗帘挡风……袁集乡中心小学的老师们为孩子保暖想尽了办法。几公里外就有一个发电厂,如果能集中供热,孩子们的日子就好过多了。校长杜希军感叹。

在城市,越来越多的南方家庭安装了电暖、气暖设备。南京、上海、合肥等南方城市的一些高档楼盘,地暖几乎成了标配。在淮安等地,有供暖的楼盘,每平方米高几百元也好卖。

按地理线划分供暖区合理吗

秦岭淮河地理线,变成了强制供暖分界线。该线与我国当年国情有关。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教授冯长春指出:计划经济时代所有的供暖要财政出钱,受条件所限,能省则省,秦岭淮河一带冻不死人的地区就划为了可供可不供的地区。

采访中多位专家认为,随着时代发展,是否集中供暖应取决于当地实际情况。同为该学院教授的周一星说,按过去的标准,江苏省徐州市属于可不供暖的地区。但徐州地处黄淮平原,没有阻挡,寒潮从北方直下,冬天比较冷。集中供暖不应该简单地划线划片,应该让有需要、有条件的城市通过市场杠杆,撬动集中供暖。

南方供暖造成财政压力、能源浪费、环境污染吗

南方实行集中供暖,政府财政不堪重负?笔者走访发现,目前一些南方城市在财政不补贴的情况下,进行市场化供暖探索,已取得了一定效果。

淮安阳光热力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陈伟说,完全靠市场驱动,供暖小区的开通率在20%50%。目前该公司的民用供暖业务每年亏损三四百万元。但依靠安装售卖供暖配套设备等其他业务,总收支基本平衡,略有盈余。随着暖气开通率逐渐提升,企业效益还将大幅度提升。

南方冬天短,且平均温度偏高,集中供暖耗费能源巨大?从能源利用率看,集中供暖肯定比个体供暖更节能。淮安市气象台台长禹继华说:事实上,即使没有国家补贴,也有越来越多的南方家庭采用了个体取暖。”“热电厂生产的蒸汽用于发电后还有大量富余,不仅造成浪费,还需再消耗能源进行冷凝。陈伟认为,利用这些热能实行集中供暖,热电厂的能源使用效率将大幅度提升。

据合肥市热电集团总经理汪昌跃介绍,目前合肥市集中供暖的居民小区约150家,其中近100家都是小区自烧的小锅炉。如果将这些小锅炉关停并纳入市政统一供暖,对减少城市污染和排放会起到明显作用,每年还可节约数十万吨的燃煤。

淮安四方热力能源有限公司工程师李雷雷给笔者算了一笔账,以一个20万平方米的小区采暖为例,小锅炉每小时需消耗标准煤1.78吨,而一台30万千瓦大机组只需1.33吨,每小时可节约标准煤0.45吨,按一个采暖季120天计算,可节约标准煤1296吨。

南方集中供暖技术上可行吗

习惯是南方供暖最大的阻力。江苏省盐城市响水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刘中连说,这几年群众供暖需求越来越强烈,如果上级部门能出台一些指导政策,县里肯定能尽快启动,因为基本条件都已经具备

事实上,一些非强制供暖区的城市已经探索政府引导、市场驱动的有限集中供暖方式,利用现有热电厂为居民小区供暖。

据介绍,淮安市从2004年起,依托三家大型热电厂对部分小区集中供暖,目前供热管网已覆盖30多个小区、2.6万多户。小区有没有集中供暖,已经成为当地居民买房的重要参考。

安徽省合肥市从2005年开始在商业小区推广冷暖联供的集中供热方式。徐州市也于2013年取缔小锅炉后,由4个大型热电厂进行集中供暖,财政每年拿出1600万元补贴,市区20%的居民已经用上集中供暖。

供暖看温度,跟着寒舍

国家有了扶贫线,但还没有保暖线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教授吴亦明说,当前南方供暖主要靠居民自己想办法有钱才有暖、缺暖寒舍多。供暖不能跟着纬度走,而要跟着温度走,跟着寒舍走。华东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教授陈振楼建议,条件具备的南方城市应尽快把供暖纳入整体规划,及时做出科学决策。

中国石油大学中国能源战略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王震认为,解决南方供暖问题应多管齐下,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南方现有热电厂的大量供热潜力,另一方面发展节能环保的供暖模式。从目前各地探索看,分布式供能系统和热电联产是比较理想的两种模式。

采访中多位专家认为,在条件具备、需求旺盛的南方地区开展集中供暖,建设热源点和铺设管道,不仅可以填补供暖洼地,满足群众的新需求、新期待,而且有利于经济增长,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政府每年都有实事工程,如今水、电、路等都差不多了,该轮到供暖了。以前一线分南北、排浪式执政方式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群众多样化、个性化的新需求,如何解决好南方供暖问题,也是一道执政考题。吴亦明说。

0755-82284876

工作时间: 周一8:30~周五17:30

在线留言